卢思浩《时间的答案》
2020-2021年的这段疫情期间,大家都还好吗?
尤其是还在国外回不了家的留学生、上班族都还好吗?
在2021年期间,我们是否有感到迷茫、困惑呢?
我们是否已经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、出发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,都还记得吗?
2021年我们重新出发吧,如果还没想好怎么出发或要做什么事情,那就从现在2021年开始阅读吧。
2021现在才刚开始,继续向前走吧,时间一定会给你答案,也会把最好的留下来。

卢思浩出生于江苏张家港,青年作家。
本科就读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,研究生就读于墨尔本大学金融专业,现已毕业。
卢思浩17岁时出国留学澳大利亚,在墨尔本学了7年金融。
大三时卢思浩开始写文,他曾在大使馆当过实习生,也在中国人注册的公司里当过会计 。
研究生毕业后,他回到了国内。19岁时,卢思浩和几位朋友创立了一家贸易公司 。
卢思浩的作品有 《时间的答案》《你要去相信,没有到不了的明天》《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》
《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》。提到卢思浩,很多人都觉得很熟悉,
他是暖男作家,很多读者都叫他“小太阳”。

在人生的分岔路口,
有人挣扎有人痛苦;有人放弃有人前行,
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选择呢?
2021年,是你的转折点吗?
但无论如何,当每个人做出一些选择之后,也只能一路往前。
趟过属于自己的河流,奔向自己的前方。
看完故事,或许你会得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答案。
今天分享的这本书,是献给边成长边失去,面临人生的选择的我们,
尤其是2021年还不能回家或是还困在国外留学的小伙伴。
它能带给我们温暖也能治愈人心,借助他人的成长,成长自己,从而在2021年彼此都越来越好。
对于这本书,给我的感觉就是平平淡淡,却很真实很贴切,所以我们或许会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。
主人公的每个人生阶段都经历了很多孤独、苦闷、迷茫,正是是每一个平凡普通的我们可能会经历的。
或许只有敏感孤独忧郁的人才会引起共鸣,思绪久久不能平静。
书中主人公陈奕洋从小就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,
社交对他来说就是件很困难的事,他没什么朋友,
喜欢戴上耳机沉浸在音乐世界中,音乐才是他力量的来源。
2021年的今天,日常通勤,耳机必备,几乎人手一枚,
这已经是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,也是在通勤路上的乐趣,沉浸在音乐中能很好的释放压力,
尤其在2021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。
在满十六岁的那个夏天,人生中的第二道光照进了他的世界—吴梦真。
她陪伴他度过了一段煎熬的时光,让他觉得自己其实也没那么差劲,
虽然后来她莫名其妙的消失了,像是梦一场,他被打回了原型。
而后,他决定前往另一个城市读大学,
尝试改变自己也和别人一样谈吐幽默有趣,开始广交朋友,
但事与愿违,最终还是独自一人。
幸运的是,后来他认识了夏诚、安家宁、姜睿以及董小满。
我觉得对陈奕洋来说,姜睿是他人生中的第三道光。她对他的成长极具影响力,他们可以称是真正的朋友各自敞开心扉,后来姜睿在追求梦想的过程发生了糟糕的事离开了他,他们的友谊最终浓缩成明信片里写的“谢谢”。
让陈奕洋奔溃的是他人生第一道光,奶奶逝世的消息,
因为他从小是奶奶带大的,后来去外地读书,奶奶成为里他与家乡的系带。
董小满是第四道光照进他的世界里,在那段难熬的时光里,她一直陪伴着陈奕洋,陈奕洋很喜欢她,
只是他一直不敢表达心意,因为他觉得自己很差劲,配不上她,也不知道她是否也喜欢自己。

后来和安家宁聊完了后,才得知他也是她人生中的一道光,最终他找到了新的坐标,新的力量。
无论如何,孤独或许始终一成不变,幸好最终还是有个人让陈奕洋相信,纵使如此,人生不至于绝望。
我也希望我能在2021年找到我人生中的坐标,
也希望读者也能在2021年找到新的坐标,重拾动力。
成长是学着接受,一个人向前进的同时也是失去的过程。
分道扬镳带来的孤独,世事无常带来的挫折,生老病死带来的无力感,
都是我们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必须经历的一部分。
但你会知晓自己的力量,即便是在人生的海里遭遇一场大雨,你浑身湿透,也依然拥有前行的力量。
我们每个人都是往事的幸存者,最终学会的,都是如何与自己相处,如何与过去、与自己和解,这些都是这本书中所要表达的。希望2021年结束前,我们都终将与自己和解、与世界和解。
最后,分享一段我很喜欢的书摘,
“假如过去一切都没有发生,我们就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,遇到现在能遇到的人。幸存者的使命就是跟自己和解。”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
Pingback: